分享网站:
文艺评论

谭旭东[上 海]:有爱和美,奉献儿歌的珍珠



《经典儿歌300首(典藏版)》

王军/著

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



儿歌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儿童文学的各种教材和史论著作多重点评介童话、儿童小说,也会注意儿童散文和儿童诗,却很少提及儿歌创作。主流报刊对儿童小说和童话也很关注,却很少介绍儿歌和儿歌作家。这是儿歌创作的一个现实环境。

好在小学语文教材里就有儿歌,且很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。至于幼儿,都爱听儿歌朗 诵,也喜欢那些很有趣味的儿歌。

我在《儿童文学概论》教材里专节介绍了儿歌,并对我国儿歌创作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,大致梳理了儿歌发展的轨迹,并提及了一些代表性作家,王军老师也被提及。

我认识王军老师,有10年多了。记得我给《小星星》杂志写作文专栏时,王军老师是主编,后来知道他也创作儿歌,且经常在一些低幼报刊发表新作。近两年,他热心推举一些儿歌作家,经常在《大灰狼画报》《小星星》杂志刊登儿歌,介绍一些新老作家的信息,很得大家的喜爱。我也时常转发一些王军老师推荐的儿歌作品,并在儿歌作者微信群和他互动。

王军老师的《经典儿歌300首(典藏版)》要出版了,他通过微信把作品发给我,让我写个短序。这两天细细读了他的作品,发现这300首儿歌涉猎范围比较广,有动物儿歌、植物儿歌、人物儿歌、自然现象儿歌,以及其他题材的儿歌。它们大都语言活泼,趣味十足,或包含哲理,或启发思考,或激发想象,或富有教益。如《小雨点和青蛙》:“小雨点,跑来玩;/河面上,画圈圈。/十个圈,百个圈,/青蛙呱呱数得欢。”读起来朗朗上口,有画面感,形象生动,有自然之美。如《银杏叶》:“银杏叶,黄又黄,/秋风一吹掉地上。/好像金币一枚枚,/大地妈妈来收藏。”这首植物儿歌节奏明快,有音韵之美,对银杏叶的描绘很生动,完全是从儿童视角来观察自然的。如《弟弟写字》:“小弟弟,头儿低,/沙沙沙沙写着字。/字儿小,字儿密,/纸上爬满小‘蚂蚁’。”这首儿歌语言明朗,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小弟弟写字的模样,富有生活情趣。从这些儿歌不难看出,王军老师精于儿歌艺术,洞悉儿歌的语言之美,也很善于观察,对自然景物,对儿童生活,都用童心触摸和感悟,因此诗心和童心融合,一首首短小精致的儿歌便呈现给了读者。创作儿歌,犹如微雕,三个字、五个字,四行、八行或十来行,如滴水阳光,一叶知秋,看似简单,实在难之又难。只有具有语言炼金术的人才敢去尝试,更何况王军老师这样对儿童生命有理解且对生活有提炼的人。这大概也是目前全国优秀的儿歌作者年龄都偏大点的一种原因吧。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艺术追求,没有对自然和生命的敏感度,是很难写出优秀儿歌的。

王军老师是一位专业编辑,对语言要求高,因而他的儿歌规整,注意押韵,

也注重音乐之美、绘画之美与童话之美的结合,特别符合儿歌语法,讲究内涵之

美和教育意义。

会创作儿歌的作家,就似那会养育珍珠的人。拥有一册儿歌集,犹如拥有一串乃至一盒精美的珍珠,这是一种享受,一种不一样的成就感。相信王军老师还会创作出 更多更有趣的儿歌,赢得更多小读者的喜爱。



作者简介:

谭旭东,湖南省安仁县人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现为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和中文系教授,上海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,上海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。创意写作、儿童文学学科教授,博士生导师,创意写作博士点负责人。兼任安徽大学讲席教授,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。已出版各种体裁作品100余部,出版“谭旭东儿童文学文集”一套(10册)和“谭旭东纯美儿童文学系列”(6册),出版儿童文学理论、童书出版和语文教育论著《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》《儿童文学的多维思考》《新中国70年儿童电影发展史》《新中国70年儿童戏剧史》等30余部。曾应邀出访波兰、德国、韩国、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等国家,有童话集《森林里的路灯》等14部作品译介到海外。担任国内各类图书评奖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、国际中文教育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评委、通讯评审或复审专家。论著《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》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。有儿童文学作品获评全国优秀畅销书、优秀版权输出图书和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。



点击量:5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