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儿童文学版图中,童谣与儿歌似璀璨星辰,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童年。张菱儿主编的《儿歌300首》,无疑是一个精心雕琢的文学宝盒,它将百年来儿歌的精华巧妙汇聚,为孩子们呈现出一场文学盛宴。
从作者阵容来看,这本书堪称星光熠熠。其中既有胡适、叶圣陶、徐志摩、齐白石、丰子恺、陶行知、周作人、郭沫若等现代文学巨擘,他们凭借独特的艺术眼光,为儿歌注入了丰富的内涵。就像徐志摩的《花牛歌》,以灵动俏皮的笔触,勾勒出花牛在草地里悠然自得的憨态:“花牛在草地里坐,压扁了一穗剪秋萝。”简简单单的语句,却充满了画面感,读罢,那只憨态可掬的花牛似在眼前。齐白石的《小鼠翻灯》充满生活趣味与质朴气息。以诙谐笔触描绘夏夜灯下人与鼠争油的场景,口语化表达生动鲜活,将贫苦生活的无奈化作幽默调侃,展现底层生活的真实写照,也传递出乐观心态。叶圣陶的《小小的船》则充满童真与诗意,用简洁明快的语言,把月儿比作小船,构建出奇妙的想象空间。鲁迅的“羊羊羊,跳花墙。花墙破,驴推磨……”以简单重复的节奏、跳跃的意象,展现了孩童眼中充满趣味的世界。陶行知的《小孩不小歌》则蕴含深刻哲理,打破世俗对儿童的刻板认知,以“人小心不小”的观点,强调儿童的思想、能力与创造力不应被轻视,倡导成人尊重儿童的主体性,展现出超前的教育理念与人文关怀,对启发平等看待儿童、理解儿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。
同时,书中亦不乏金波、圣野、高洪波、谭旭东、张菱儿、李少白、金本、郑春华、钱万成、潘以庆、王宜振、刘炳钧、王如、王芳、高昌、戚万凯、白冰、顾红干、林乃聪、吴菁华、牛保军、李希军、高恩道、王爱玲、陈迎、谭哲、蔡静、程宏明等当代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的佳作。他们紧随时代步伐,用充满童趣与活力的文字,描绘出孩子们眼中的奇妙世界。金波的儿歌犹如一首首优美的诗篇,常常将自然之美与细腻情感巧妙融合,让孩子们在诵读中,感受文学的美妙。比如充满想象的《蝴蝶飞》,“追,追,蝴蝶飞。飞远了,不见了。”,这里叠词的运用,充满节奏感,将孩童追蝶的急切与惊喜展露无遗,蝴蝶“变成一朵花”的神来之笔,打破现实与幻想的界限,启发孩子对自然奇妙变化的感知。《两只小蜗牛》则以对话营造诙谐氛围,原本热情好客的邀约被一阵风打断,既展现孩童世界的天真烂漫,也暗含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生活况味。高洪波的《小脏熊》通过夸张的情节,用幽默方式传递生活常识,以“大苍蝇”的困扰,警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,寓教于乐。张菱儿的《蜻蜓》以灵动的画面感,描绘蜻蜓的嬉戏姿态,“点点水”“停一停”等动态描写,让孩子感受自然韵律,“浪花鼓掌”赋予万物灵性,引导孩子以诗意视角观察世界。王宜振的《田野飞着萤虫子》则充满了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:“田野飞着萤虫子,提着灯笼找啥子。”作者以充满童真的提问,似一把钥匙,打开孩子们想象力的大门,引领他们踏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梦幻天地。这些儿歌各具魅力,为孩子们构建起一个个奇妙的世界。
文学性是这本书最耀眼的光芒之一。现代作家的作品中,徐志摩的《花牛歌》以灵动的笔触,勾勒出花牛在草地里悠闲自在的模样。“花牛在草地里走,小尾巴甩得滴溜溜”,简单的语句,却充满了趣味性;胡适的《蝴蝶》以简洁白描起笔,“两个黄蝴蝶”勾勒出美好画面,转折处“一个忽飞还”,借蝴蝶离散喻指人生聚散,将孤寂情绪自然流露,在浅白语言中蕴含对情感与命运的思索,具有早期白话诗的质朴与哲思。周作人的《老鼠做亲》充满民间情趣,以轻松笔触描绘老鼠成亲场景,“灯笼火把”“红衣裤”等细节充满生活气息,将民间故事元素融入儿歌,既保留民俗风情,又以童趣视角展现,让传统故事焕发新活力。而当代作家们的作品同样毫不逊色。金本的《小树种一棵》充满童真与使命感,从亲手种下小树、每日浇水,到将个人与祖国绿化相连,以小见大,在孩子心中播下热爱自然、建设祖国的种子,富有教育意义;郑春华的《绿头发》童趣盎然,以孩子与小草的互动,把草地想象成有头发的生命,拉近孩子与自然的距离,让孩子感受自然的亲切;刘丙钧的《十二生肖歌》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出十二生肖动物的特点,节奏明快、朗朗上口,便于孩子记忆,是认知生肖与动物的绝佳启蒙读物;王军的《我爸爸真是帅》别出心裁,将小蜘蛛的蛛丝比作安全带,又把爸爸高空作业的场景与之关联,既充满童趣,又表达对平凡劳动者的赞美,拓宽了儿歌的表达范畴。孙建江的《地球地球真稀奇》更是以孩童般天真的视角解构宇宙奥秘,“地球地球真稀奇,转到东来转到西”用叠词与重复句式,将天体运行规律转化为朗朗上口的韵律,让科学知识化作孩子指尖可触摸的星辰。王芳的《冰窗花》以活泼灵动的笔触,勾勒出一幅充满童趣与想象力的冬日画卷。作者将“冬爷爷”拟人化为时尚的画家,赋予冰冷的冰窗花鲜活的生命力,让玻璃窗变身艺术画廊。诗中,灯笼、小溪、花猫、老鼠等一系列意象接连呈现,画面丰富且充满生活气息;“再画一只东北虎,驮着小兔上学堂”,更是打破常规,以奇幻想象拓展童趣边界,既符合儿童天马行空的思维特点,又通过简洁明快的韵律、朗朗上口的语言,让儿歌充满节奏感,易于传唱。
艺术性在书中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。儿歌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音乐美和节奏美,这在《儿歌300首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。从民间流传的《拉大锯》,“拉大锯,扯大锯,姥姥门前唱大戏。猫也去,狗也去,小外孙孙你也去”,到现代作家的作品,每一首儿歌都富有韵律。高昌的《宇宙去送信》以“火箭一声唱,旅游去月亮”,这样充满动感的短句,配合押运的“唱”“亮”“壤”,将航天探索的宏大主题编织成欢快的童谣节奏;谭旭东笔下的《小溪流》,用“叮咚响”“喳喳唱”“哗哗唱”等拟声词构建听觉交响,“弹着琴弦下山岗”的拟人手法,让自然流动的水声化作灵动的音符,这种韵律感不仅让儿歌易于记忆和传唱,更能激发孩子们对语言的兴趣和感知能力。同时,儿歌的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,有的运用了比喻、拟人、夸张等修辞手法,如“风厨师,揉面团,揉呀搓呀满头汗”(卓琳娜《面条》),将风比作厨师,赋予其人类的行为,生动有趣;有的采用了问答、反复等结构方式,增强了儿歌的互动性和趣味性。
思想性是《儿歌300首》的灵魂所在。儿歌不仅仅是供孩子们娱乐的工具,更是传递知识、培养品德、塑造价值观的重要载体。书中的儿歌涵盖了动物、植物、大自然、生活习惯、谜语、节日和绕口令等多个主题,孩子们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,可以了解到各种自然知识和生活常识。孙建江的《地球地球真稀奇》以孩童口吻讲述昼夜交替的奥秘,“面向太阳转,我们做游戏;背朝太阳转,我们在梦里”将天文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场景,让科学启蒙变得亲切可感;高昌的《宇宙去送信》用“快递到火星”的比喻,将尖端航天事业化作童趣盎然的想象,在孩子心中播撒探索宇宙的种子。在品德培养方面,许多儿歌通过讲述故事、描绘场景,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如一些关于团结、友爱、勤劳、勇敢的儿歌,让孩子们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善良的种子。王如的《布谷鸟》以“唱得花草拱破土,唱得农民忙种田”的递进描写,展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,让孩子们在感受春日生机时,领悟劳动与生命的意义。而那些反映传统节日的儿歌,则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,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,增强民族自豪感。郑春华的《轻轻跳》以温柔的劝诫,引导孩童树立爱护自然的意识,通过“轻轻跳”“慢慢跑”的叮嘱,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融入童趣表达,传递出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。程宏明的《小山羊》,则以小山羊的霸道行为为反面教材,借牛伯伯的评价,鲜明地指出不团结、欺负伙伴的错误,深刻诠释团结友爱的重要性。这些儿歌虽主题不同,但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、生动鲜活的形象,将抽象的价值观转化为孩童易懂的故事,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正确的行为准则与美好品格。
精心编排也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。它将儿歌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,形成了一个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单元。这种编排方式,方便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阅读,也有助于他们系统地学习和理解儿歌所蕴含的知识和道理。在阅读动物主题的儿歌时,孩子们可以认识到各种可爱的动物,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;在诵读节日主题的儿歌时,他们能够感受到节日的氛围,了解节日的习俗和文化内涵。同时,不同单元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,让整本书宛如一部和谐的乐章,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感到突兀和割裂。
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来看,《儿歌300首》意义非凡。它将百年间的经典儿歌汇聚在一起,让孩子们能够跨越时空,与不同时代的智慧和美好相遇。那些流传至今的民间儿歌,承载着无数人的童年记忆,它们是民族文化的瑰宝,通过这本书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;而现代和当代作家的作品,则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,为儿歌注入了新的活力。这本书就像是一座桥梁,连接着过去、现在和未来,让儿歌这一古老的文学样式在新时代焕发出光彩。
对于孩子们来说,《儿歌300首》是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。这些儿歌不仅能够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,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、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。在诵读中,孩子们学会了感受美、欣赏美,学会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,学会了思考问题、解决问题。同时,儿歌中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价值观,也将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充满阳光和希望的童年。
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,这本书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。它可以成为亲子阅读的美好选择,家长们通过与孩子一起诵读儿歌,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,在温馨的氛围中引导孩子学习和成长;在教育教学中,教师们可以利用这些儿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,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,提高教学效果。
总之,《儿歌300首》以其卓越的文学性、艺术性和思想性,以及精心的编排,成为了一本值得珍藏的经典之作。它是孩子们童年的好伙伴,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得力助手,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让我们静下心来,与孩子们一起走进《儿歌300首》的世界,感受童声里的星河,让儿歌永远在孩子们的心中回荡。
作者简介:
王芳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专委会副主任,中国石油作家协会儿童文学专委会副主任、大庆市儿童文学协会主席。出版长篇儿童小说《干打垒》《爸爸的森林》《跟着大象去旅行》《四季离歌》《密营》,长篇童话《造梦小镇》《神秘的雪鸮女王》《雪天鹅》,儿童诗集《天空的精灵》等20多部。多部作品改编成舞台剧并公演。在各级报刊和文学网站发表作品一千多万字。作品数次入选国家、省级重点扶持项目和农家书屋项目,并被评为“龙江好书”“黔版好书”“中西部优秀文学作品”等。
责任编辑:海 丹
二审编辑:李希军
终审编辑:王 如
点击量:2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