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四月十八逛庙会,远古已见端倪,唐宋更趋繁盛,延续至今,早已成为我国民间的宗教和传统风俗。
比如北方的娘娘庙会,也是热闹非常——进香、求嗣、跳墙、看戏、集贸、小吃、拉洋片……林林总总,无不令人眼花缭乱,目不暇接。萧红先生在《呼兰河传》里对逛庙会的妇女求嗣有过生动的描述:“有些没有儿子的妇女仍旧在娘娘庙上捉弄着娘娘。给子孙娘娘的背后钉一个纽扣,给她的脚上绑一条带子,耳朵上挂一只耳环,给她戴一副眼镜,把她旁边的泥娃娃偷着给抱走了一个。据说这样做,来年就都会生儿子的。”
回想起来,我只逛了三次庙会。
第一次,是母亲领着五岁的我去二十里的北甸子(现在古城的永胜乡)逛庙会。庙会上人山人海,人头攒动。我从人群的空隙中,看到各种小孩玩具:小喇叭、小铜镲、塑料娃,都是我喜欢的东西。母亲怕我跑丢,紧紧扯住我手,拉到一个戏台前。但我脑子里还萦绕着那些玩具的影子。
戏台三面用芦苇席围成,锣鼓敲得震耳欲聋。只见一个武侠打扮的演员,一个筋斗翻到半空,摆着姿势,一动不动滯留片刻。登时台下爆出一阵喝彩声。后来我在戏剧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,谈及这种演技。不过这种演技现在似乎已经失传了。
接着是另外一场戏。只见一个束发武将背着一捆荆条,双手抱拳,单腿跪在一个文官面前。在京胡伴奏下瓮声瓮气唱着什么。后来知道那场戏是《将相和》。
第二次逛庙会是我七岁那年。农村有个风俗,男孩到了七岁,要去庙里“跳墙”,跳过“墙”,就算过了一道“坎”,就好养活了。那天,我们父子俩和邻居叔侄俩去十多里外的西官所(现在古城的团结乡)庙会“跳墙”。父亲先领我进了一座寺院。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和尚搬出一只板凳,让我站在上面。和尚手握一捆香轻轻地敲着我后脑,嘴里低声念叨着什么。不到一分钟,和尚念叨完毕,用那捆香在我头上敲了三下,让我跳下板凳。并特别提醒我:“不许回头,一直走出庙门。”我和邻居小孩蹦蹦跳跳跑出庙门,奔向集市。集市上,叫卖声、呼唤声,织成一片彩云在半空中飘荡着。父亲给我买了一副小铜镲,给祖母买了一包叫“哏嚼”的食品。邻居小孩他叔给他买了一只小喇叭。我俩吹吹打打四处乱跑,不知不觉又进了寺院大门。那个和尚瞥见我俩,迟疑了一下,急急忙忙走进屋里。这时我忽然想起来和尚“不许回头”的话,我犯了“戒‘’了。回家路上,铜镲也没心思敲了。总担心今后“不好养活”。后来才渐渐明白,那只不过是个风俗,与好不好养活没有什么关系。
第三次逛庙会,是与老伴去兴城疗养。老伴患皮肤病,我陪护她去那里泡海水、洗温泉。听说六十里外有个庙会,我们与另外两个人在疗养院门口打了一辆出租车前往。那个庙会冲淡了我们每天刻板的生活(上午烤电,中午沙浴,下午泡泉)。我们在庙会里悠闲地逛来逛去,听着树上知了不住声的鸣叫,算计着回家的日子。她想两个小外孙了。我们在一处摊位前停下脚步,给小外孙们挑选了几件童装和玩具。这时女儿打来电话说家里发生地震,但大人孩子都很安全,让我们放心疗养。老伴一听,就更加想念小外孙们。我们再也没兴致逛庙会,急忙挤上一辆中巴,一路顛簸,尘土飞扬,摇摇晃晃站到终点。
出发那天,纱窗上落着一只知了,不鸣不叫,一动不动。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庙会上的那只……
编辑:星 子
复审:王 芳
终审:王 如
点击量:4464